Monday, October 30, 2006

[转贴]咱为啥是穷人?看穷人富人的绝对区别!

[转贴]咱为啥是穷人?看穷人富人的绝对区别!
文章提交者:ygq196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永远要记住,话语权在富人手里!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富人制定的,评判标准也由富人掌握。一个穷人永远也不可能去指导富人怎样致富,怎样过上好日子,哪怕他说的都是真理,也无人会听。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主流社会就是那些经济上的优势群体。权力一定是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哪怕掌权之前是穷人,掌权以后也会步入富人的行列。这时你再期望他为穷人说话是不现实的,他骨子里已经在维护既得利益了。

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既然是由富人制定的,那就必然对穷人不利,穷人要想胜出,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于是穷人就想自己来制定规则,冲突就产生了,革命就爆发了,有的人真的就掌了权,但很快他也变成了富人,他的规则又对新的穷人构成威胁,社会历史就是如此循环下去的。一个穷人永远也不可能去指导富人怎样致富,怎样过上好日子,哪怕他说的都是真理,也无人会听。下面是穷人和富人的12个区别: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欢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种能力的朋友。不纯碎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挣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挣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再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因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自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由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这个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典观点就是少用就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1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啊!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载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11、上网络
穷人: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因此穷人大都去新浪看看新闻,去网易打打游戏。

富人: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Wednesday, October 25, 2006

中医面临严峻时刻

2006年10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

  无论是过度的自信,还是极端的否定,两种态度都反映出:被一些人看作中
国传统文化“技术”表现的中医药,已经面临一个严峻的时刻

  ★ 本刊记者/孙展

  2004年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语出惊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
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是在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发表上述言论的。

  杨的言论很快激起了外界的强烈反应,国内易学界首先对杨振宁的言论提出
反驳。一个月后,在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科技中国》杂志社共同举办
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一次坚持自己的观
点,他提到《易经》中无推演方法,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阻碍现代科学
在中国萌芽的原因之一。

  但很快,与会专家中就有人对此观点表达异议,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
研究所的陈方正教授当即表示,“中国主流文化是入世的,实用的,也促使中国
产生了自己的科学,那就是中医”。但杨振宁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如果中医还
是按照自己的“理论体系”走下去,那它就不会有发展,没有前途。

  中医面临挑战

  一场以《易经》为开端的争议,就此蔓延到中医领域。在如何看待中医这个
问题上,杨振宁显然并不孤立。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李笠农、著名科学打假人士方
舟子、中南大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等人也都纷纷撰文质疑中医的
“科学性”。张功耀甚至号召公众签名,让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系,提出
“告别中医中药”。

  在这些反对中医的学者看来,中医根本的问题在于其理论没有现代科学作为
支撑。现代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的,
已经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医却独立于这些体系之外,其理论还停留在两千
年前的水平上。

  对中医持质疑意见的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尽管中医有一些有效的药物和疗法,
但这些有效性只是经验的积累,与其理论无关。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有效的药物
当中,也存在副作用不明的危险。西药在上市之前,必定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
在明确疗效以及副作用的情况下,才会让患者服用。而中药则很少受到这样严格
的检验,对其副作用也就无从得知。

  而针对那些认为中西医可以互补,提倡“中西医结合”的观点,这些学者也
表示反对,他们大多认为中西医根本无法“结合”,目前存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起作用的往往只是西医的成分。有些人甚至在中药里暗自添加西药成分,以冒充
中药有效的假相。

  与这些质疑声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因服用中药引发不良后果的事件逐渐增多。
2003年曾经轰动一时的传统中药龙胆泻肝丸引发肾衰,并最终导致尿毒症的案例,
更是让许多人对传统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2005年,德国一家医院曾经从中国进口了106种中药饮片,经检测不合格的
达到32种,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占到了11种。今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对
进口自中国的“复方芦荟胶囊”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
万倍。

  尴尬的现状

  如果仅仅是面对理论上的质疑,中医界也许并不会感到太大的危机。实际上,
真正对中医地位产生威胁的恰恰在于中医目前的发展现状。

  根据一项统计,在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只有50万人,而到
了 2005年只有27万人。而据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10%
的中医开汤药处方。也就是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与此相对照的
则是,西医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75万人,接近中医的6倍。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陈珞珈在2006年2月做客《人民网》时透露说,
全国2937家公立中医医院中,只有1/3“日子不错”,而很大一部分中医医院则
是举步维艰。即便是这“日子不错”的中医医院当中,也有很大部分是在采用西
医疗法。

  同样是在2006年2月,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确定,
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
医药)等8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

  这种看似对中医进行“保护”的举动却并没有得到中医界的一致认可,不少
中医医师则表示,中医还远没有衰落到需要当作“遗产”的地步。

  但敏感的国人则并不这样认为,当韩国准备将其医学古籍《东医宝鉴》申报
为世界遗产时,国内媒体以《韩国拟将“中医”改称“韩医”申报世界遗产》为
题进行了报道。这一下子引爆了国人的民族感情,“端午节已经被抢走了,难道
中医也要被抢走吗?”一名网民在论坛中痛心的反问。

  不同理念的碰撞

  实际上,近几年来网络上出现任何一篇针对中医中药价值的文章,其后面附
着的评论跟帖里,正反双方的争论几乎都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一些力挺中医的网
民表现出了明显的轻视科学、甚至是反科学倾向。

  投入这个争论的当然不只是普通的网民。原中医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中
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对时下围绕中医的相关争论也感到“痛心”。他不是痛心
中医是否应该申遗,而是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医本不该遭受如此多的
“非议”。

  在傅景华看来,争论中医是否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人为的陷阱。

  “中医医道乃生命之道,主要认识领域在于生命过程与枢机,将中医定位在
人体科学和疾病科学是认识的盲区。中医的认识领域、思维方式、求索方法、概
念范畴、理论纲纪、实践目标等是人类文明的精髓,科学只是中医作为知识体系
的低层次属性。其实,中医不仅仅是科学,而且远远超越科学,并可包容人体科
学。而试图将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实验化、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即
西医化的道路’则是南辕北辙,那种‘西化’的中医才是真正的伪科学。”

  而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同样认同中医的董光璧,在
2004年那次论坛结束后不久接受本刊采访时却明确表示:“中医当然不是科学。”
但董光璧认为这并不说明中医没有价值。

  如果说有关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还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理念之争,那么这套
以古老的理论为支撑的医学体系在现实当中还能起到作用吗,又如何能够发展下
去呢?

  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樊正伦对中医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中
医并不是一门停滞不前的学问,而且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理论,现在需要的就是如
何运用中医的思维和理念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中医的发展历程当中,每一代
人都会遇到前人未曾遇到过的疾病,但只要按照中医的思维,总是能够找到新的
方法和手段来治疗。中医是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活力独立发展下去的。”樊正伦
说。

  即便是近来最为人们所诟病的中医药的副作用问题,中医界也提出了自己的
解释。在中医学者们看来,中医药中毒由多种原因造成,有的是因为药物品种混
淆,有的则是剂量过大,也有一些是因为药品炮制不合格。但如果真正遵循正规
的中医理念,服用质量合格的药物,则是不会引发中毒问题的。

  延续还是告别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技术”表达,它把道家和儒家
的很多哲学思想融进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陈方正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表示,他更
愿意把中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医理论引导下,他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生
活习惯就治好了自己的一些疾病。

  但文化、哲学和科学毕竟不是一回事。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对自己的传统
文化产生怀疑的做法固然值得商榷,但强行把自己的文化推崇到科学领域、甚而
至于以贬低、攻击现代科学的方式来推崇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看起来过分自信
的做法,实际上也体现出了一种骨子里的不自信。

  类似的争论已经并非第一次。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
央卫生委员会。余岩、诸民谊等西医派就曾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议案最终得以
通过,这项议案提出对“旧医”医师实行登记制度,废除“旧医”学校,禁止新
闻媒体介绍 “旧医”。但它随之遭到了中医界的抗议,加之全国舆论的支援,
“废除旧医议案”最终被取消。

  而这个“废除旧医”议案的提出,也正是经历了1920年代初期著名的“科玄”
论战后发生的。当年的争论结果则是“科学派”压倒了“玄学派”。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则更愿意将中西医目前的争
论看作是检验双方的机遇,“无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现代医学都是从竞
争中发展出来的。至于谁更有发展前途,还是要从最终治疗效果来判断。”

  钟世镇认为,中西医在理论层面完全不同,比如中医的经络学说,在解剖学
当中就找不到形态学的基础。但在中医看来,它不但存在,而且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如果双方就此展开争论,则谁也无法说服谁,因此这样立场完全不同的
争论很难有什么结果。“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不跟随时代发展
的学科总是不会有前途的。”钟强调说。

Sunday, October 22, 2006

再论所谓“国医”

再论所谓“国医”

  傅斯年

  8月5日我在《大公报?星期论文》一栏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所谓国
医”,引起了一群“所谓国医”的攻击,并有几个南京的记者,在那里胡言乱道
一阵,肆力作个人攻击。和国医谈科学,和如此一流的记者谈伦理,皆所谓对驴
弹琴,白费精神,我所不取。然《大公报》上的两篇宣扬国医的文字由我引起,
理宜再申说我的意思一下。且前一文中,我犹未尽之意,亦应再补充说几句。

  前文中最使所谓“国医”们反感者,在乎我说“国医”中无病理、缺诊断,
而与近代科学根本不相容。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人人共见的,不待辨论,也
不容辩论。其要强作辩论者,只得将病理诊断作一曲的界说,或根本不了解这些
名词的含义。所谓诊断者,除脉搏、呼吸、温度、血压、大小便、血液、内脏声
音,各种普通考察外,每一症各有其详细诊断方法,而微菌之检查,尤为全部传
染性病之最要紧的诊断。诊断的器具本为国医大系中所无,而这些诊断的经程,
除脉搏外,又皆国医所不知,或不确切。即脉搏一事,固是中医诊断之第一要义
了,然其用此现象之意义,乃全然荒谬。试问手腕上的一条动脉,在不满二寸的
距离中分做“寸,关,尺”,靠区区三个指头,看定心、肝、脾、肺、肾,这真
是违背小学常识的说话。若有一位自居改良派的国医先生,如投函《大公报》的
赵寒松先生,硬说这不是国医诊断的重要方法,则试问国医舍此诊断柱石以外,
还有什么更普通用的,更不含糊用的诊断方法?更试统计一下子,现在开业的国
医是不是还是人人用此为第一法?事实具在,不容讳饰。且人群中最多的病是有
传染性的病,不能验微菌,且不知何所谓微菌的人,如何去诊断?呜呼,国医的
诊断!近代医药之四大柱石,一解剖,二生理,三病菌学,四实验药物学(依发
达之次序),而手术之能,用具之精,尤为旁面的要件。病理学非他,即此等基
础学问之总汇,尤以生理知识最为基本。近代病理学之中央思想,乃谓人体既由
细胞组成,而各部细胞相维,成就生命的作用,若其中一部分细胞起变化,无论
由于生理的或病菌的,以致与其他部分不能相维时,则成疾病。此即所谓细胞论
的病理学,此本是生理学进步之结果。若其中各部的病理,凡成一说总是由试验
而成,历多年的求证反证,而得最后之结果。到了现代,病理学已是一个实验的
科学,并不是一些遗传的传说;已是全世界有训练的医生所共同贡献者(凭各种
医学杂志以传达,以改进),并不是一类一方的卖药之人所凭以混生活之利器。
至于昝们贵国的传统医学还不曾进化到哈微氏(William Harvey 1578-1658)发
现血液循环的地步,遑论近代的生理学、微菌学、药物化学等所开的境界。若说
所谓国医有病理学,则试问他们的病理学在那里?如《巢氏病源》等书之支节破
碎,算得上科学知识吗?若说那些五行、六气便算病理学,则凡有近代科学常识
者,必当信政府不该容许社会上把人命托在这一辈人手中。故我之谓汉医之无病
理,无诊断,非一疑难之问题,而为明显的黑白事实。此中辩论,白费精神!国
医先生若要护法,请他拿出来给人看看。

  所谓国医与近代科学不相容,也是件明显的事实。近代科学分门别类,范围
极大,但根本上是一件东西,其不相同处只在所治之材料有类别不同,故科学因
材料而分工。其所以根本上是一件东西者,因为各种科学都站在一个立场,保持
同样的纪律。几件显明的情形说,第一,所用名词不容有含混,一个名词只许代
表一个质体,具有一种界说,而不许在用它时随时抑扬,凭心改动,尤不许它代
表者本是一种不能捉摸的物件,如赵寒松君之论五行六气。第二,每立一语,必
成一种“命题的含义”,即一种逻辑上可通,实质上有所托,其是非可得而试验
或统计的语句,不容幻想、比喻在其中。因为幻想、比喻的是非是不能辨证的。
第三,每一理论,在能实验的科学必须可以将其信否诉之于实验,听凭怀疑者用
同样的科学训练证明之或反证之,在不能实验的科学,必须聚集逻辑的证据,顾
到表面上相反的事实。故科学的事实皆为集众工作之结果,诉诸严整的实验之结
论,而每一科学事实,又必与其他一切科学事实相因缘,世上无任何一种的独立
的科学事实。第四,因为近代科学不能容纳幻论与空语(Verbalism)的,而是
遵逻辑的程序,依实质作步程的,故在非纯粹叙述的科学中,能预定
(Prediction),能管理(Control),是其明显的本领。近代的医学是个集合
多门的严整训练,为医学之基础者,是物理、化学、动植物、人体生理、人体解
剖等等基础科学。习医者即以此等学问为医预科,到医本科时,所受训练,即是
此等基础科学使用在医学各门之上者。本科完后,继以病床实习,又是医学各门
之实地经验。故近代医学为汇集众科学之科学,近代医学训练为汇集众科学训练
之训练。若将近代医学与所谓国医平等比衡,无异将近代物理与太极两仪的物理
学平等比衡,亦无异将近代化学与方士之点金术平等比衡。持国医论者,自觉说
否认者为“西医”,殊不知所否认者,并物理、化学、生物、解剖、生理皆在其
内。若知近代科学本是一体,其门类之差只是分工,则当知所谓国医实无所容身
于科学的天日之下。近代医学的系统是明摆着的,其中所含科目皆是些自然科学。
若“国医”则试问它的系统是些什么?它的解剖是什么?犹不知神经系。它的生
理是什么?犹不知血液循环。它的病理是什么?犹不知微菌。它的物理是什么?
阴阳、五行、六气!如此的一个系统??放宽来说,假如此地可用系统两个字?
?连玄学的系统也谈不到,因为玄学的系统,也有严整的训练的。只是一束不相
干,一束矛盾。若承认如此的一个系统之有存在于科学的世间之价值,无异对物
理、化学、动植物等等发生怀疑,而此等科学之立场之不容怀疑,乃是文明人类
数千年慢慢进化。三百余年急剧进化之结果,不容今天昏聩自大的中国人抹杀职
也。

  所谓国医与近代教育之不相容,同样是一件明显的事实。学校中的物理,是
近代的物理,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校中的生物是进化论立点上之动物学、
物理学,并不是《本草》。学校中的知识训练,是应依逻辑的要求,在科学的系
统中者,不应是些似解非解、支节缺陷的杂乱之实。果然在学校中把物理、化学
教得好,这类知识能入在受教者心中,使其能依此知识了解环境,自然不会再承
认所谓六气有物理学的逻辑含义,即不会再信凭籍此类玄谈的汉医。果然在学校
中把生理卫生的大意彻底了解,自然要觉得中国传统医学论本体上是些无知妄作,
闭眼胡说。松懈敷衍不着实际生活之教育,制造出些思想不清澈、不能用所受知
识于日常生活上的学生!故今日“国医”犹如许大之势力!“国医”之有势力,
实在是三十年新教育失败之象征也。

  《大公报》所载的两篇文字,一篇是8月13日赵寒松君的《评傅孟真所谓国
医》,这是一篇主张国医改良论者。又有8月18日陈泽东君代表中医公会之投书,
这真是“儒医”的正统了。现在把陈君之文全抄在下边,请读者开开眼界。

  论傅孟真侮辱国医文

  中医公会之投书

  凡吾人有不知之事,不可谬指为非是。居不公之理,不可硬迫以强权,此天
下古今之定理也。异哉!傅孟真之痛骂国医也。

  当傅君投稿《大公报》,于8月5日披露之时,敝会全体激愤,即会拟一稿,
亦以痛骂之辞驳字,除在敝会刊行《国医正言医报》第四期登载外,仍投函《大
公报》,请予秉公登载。而《大公报》因敝稿以痛骂驳痛骂,辞涉激愤,未予登
载。而敝会之公愤,又不能箝口使平,敝会不得不另投一稿,以学理辩论,以作
缓冲之意,庶可达两全之谊焉。

  溯吾国医药之学,创始于神农,大成于岐黄,又有秦张诸圣继起,调摄护卫
民生,以至于今,已将及六千年之久。吾国人数蕃庶,甲于环球者,皆吾国医药
维护之力也。神农以天地气化所生之药物,以补救人身感受天地气化之偏弊,乃
尝药辨性,竟尝至鸩毒而殁,其救世之热诚,亦良苦矣。神农殁,其子孙继位,
传八世至榆罔,其臣蚩尤,精魔术,叛榆罔,榆罔不能制,国人大受蚩尤之屠戮。
黄帝为西域诸候,起兵救民,灭蚩尤,臣民拥戴为帝,榆罔遂逊位焉。岐伯乃黄
帝之师而臣者也,精于燮理阴阳之术,是哲学之极顶也;五运六气之法,即其所
创著,系分配天地阴阳气化之发也。五运主天气而下降,六气主地气而上升,阴
阳气化相合,得其平,则生万物而无病;阴阳气化不相合,即不得其平,则害万
物而有病。天气属阳,故籍木火土金水五行气之奇数分配;地气属阴,故籍风热
暑湿爆寒六气之偶数分配。然有主客之别,主运主气,只管本年分配定位;而客
运客气,随岁建干支为转移。所以预测气候,与时令疾病者也。

  敝会同人,向本此法为治疗之秘诀,凡遇疫病流行之年,所治多愈。不知此
秘诀者,所治多死,西医不知,故治瘟疫、伤寒、喉痧、母子血病、小儿惊风、
大人半身不遂等病,举手便错,此皆不知气化之故也。况医家治病以治疗痊愈为
真能,乃不知其原理,竟强诬为非是,不得实效之信仰,而运动伟人,反压迫以
强权,西医之能力,亦不过如是。气化之秘诀,概不知也,如无气化,则万物皆
不生,何况人乎?以上所言五行、六气之说,姑举其大略之纲领而言耳,其详细
之法,尚非简文所能罄,至六气之作用,经赵寒松先生,于8月13日登载《大公
报》,兹不多赘。至本文所言吾国医药历史之说,皆典籍所较,凿凿有据。较之
傅君所云,在唐时受印度中亚(中亚究是何处)的影响,在宋时又受阿拉伯的影
响等等神经错乱无据之言,不可同年语矣。且医圣之道,是济世之真法,凡吾国
人,无论为医与否,皆当努力保护纸,以期吾族人共享寿康之乐,乃为仁者之行
也。彼忍心摧残铲除者,是废毁圣道,与吾族人为敌也。吁!其亦自知也哉。

  天津市东门内中医公会陈泽东稿,8月17日

  读妙文至此,真叹观止矣。我觉此文之立场远比赵君文为妥当,因为赵君作
中医、西医之截搭八股,强合不可合者,实不能自完其说。此文赤裸裸的表演
“国粹”,毫不剽窃他所不懂得的近代医学名词,还不失自成一派。大凡以魔术
为魔术之护法,以神秘论为神秘论之护法,以巫卫巫,可成一种“周始圈”,自
己快乐于其中,若以逻辑卫护神秘则授人以柄多矣,此我之佩服陈公也。我于此
仅有两句话,其一,请政府与社会上人士想想,是否可以把人民的生命交付在此
等人手中,此等理论表演是否即是我主张废中医的强固证明?其二,陈先生问中
亚究是何处,敢敬告之约,中亚者,东亚之西,西亚之东,南亚之北,北亚之南
也。若问其地当国粹地理上东胜神州、西牛贺洲之何地,只好请善于沟通西学国
粹之赵寒松先生作一截搭文字,鄙人愧不能也。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点评《克隆人:假的可能更危险》

【】中是赵南元的点评


克隆人:假的可能更危险


张天蔚 北京青年报2003年01月12日

  1月6日,本报发表社评《对克隆人要“宁肯信其有”》,提醒公众对“夏娃”
出生这类似真似假的消息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以防在一片真真假假的喧嚣声中,
有人趁乱钻了空子,弄出真的克隆人,让没有做好准备的国际社会措手不及。
【“国际社会”可曾对任何科学发展“做好准备”?日心说、进化论、堕胎、试
管婴儿、避孕技术都曾使“国际社会”“措手不及”,这是科学发展的宿命。至
今还有以法律禁止避孕的国家,如果要等他们做好准备,才允许科学前进,什么
科学也不会有。】

  而今天本报8版刊发的《克隆人:是骗局还是麻烦》,则把这种担心更延伸
了一步【现代的杞人忧天】,让我们对此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使这次的克隆
消息确实是假的,即使“雷尔运动”教派和宣称克隆了“夏娃”的“克隆援助”
公司一直都没有能力从事真正的克隆人实验,但他们的这次宣布本身已经达到了
他们需要的效果。尤其当“雷尔运动”的“教主”雷尔将“夏娃”降生的消息和
他的“教义”一同端给公众的时候,其影响更是远远超出了克隆人这一事件本身。
【正是“反克隆人运动”为“雷尔运动”进行了充分的舆论铺垫,“反克隆人运
动”栽树,“雷尔运动”摘桃子,“雷尔运动”是“反克隆人运动”产下的怪胎,
试想如果没有“反克隆人运动”对克隆人的妖魔化和连篇累牍的大肆宣传,“雷
尔运动”何以能够吸引眼球?】

  以往所有关注克隆人实验的舆论及各国有关禁止克隆人的立法,其着眼点都
集中于克隆人技术可能对人类既有的社会伦理的冲击和克隆人在生理上可能存在
的不可确知的危险。但从“夏娃”事件的两个当事人,尤其是雷尔在接受本报记
者采访中所表达的观点分析,他们不但完全不顾及人们对克隆人的种种担心,而
且更是有意向社会伦理发出更强烈的刺激,以制造更大的观念混乱【最大的“观
念混乱”来自反克隆人运动对克隆人的妖魔化】。这一信息提醒我们,对克隆人
的关注,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发展本身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必须提防当
科学的发展被荒谬的观念借用的时候,可能造成的更大的混乱。【明显荒谬的
“观念”容易识破,成不了大气候。像“反克隆人运动”这种荒谬观念被传媒大
肆宣传,说成是“正统”思想,煽动公众恐慌情绪,才造成了最大的“混乱”。】

  雷尔在接受采访时,以人道的名义解释了他们拒绝对“夏娃”进行DNA测试
的要求。就一般道理而言这并不算错,而且也是在人们通常理解的科学与伦理的
范畴内进行对话。但这很可能是个幌子,因为在“雷尔运动”的“教义”中,是
将克隆人技术与人类的“永生”联系在一起的,而克隆人技术的前景,则被展望
为克隆成年个体以接续某个人的生命。这显然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科学
和克隆技术,而是成了一种无法验证也无从把握的超验玄学。在雷尔那里,这被
解释为“理性”的事件,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它只能被归于某种“教义”,或
者更严格地说,是一种蛊惑人心的邪教。【雷尔的“教义”固然荒谬绝伦,但是
与“上帝造人”、“处女怀胎”之类的“教义”相比较,也只是大同小异。】

  雷尔描述的前景有两种可能,一是它在未来确实实现。那当然是一种很可怕
的情形,不管是一个人被无限次地克隆、孕育而“永生”,还是有朝一日出现克
隆的成年个体,以至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同样面貌、同样思维的人,都将使人类社
会无从应对【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可不必恐惧。从这一担心也可以看出,
反克隆人运动对克隆人的了解来源于《第六日》、《克隆人的进攻》这类反科学
文艺作品。至于“有朝一日”万一实现了,人类社会也完全可以从容应对,我们
没有理由认为本文作者代表人类社会中的最高智慧】。第二种可能则是雷尔的描
述不过是出于“宗教”的需要而进行的蛊惑,他们不但不能克隆成年个体,甚至
连“夏娃”的出生也只是混淆视听的假新闻。但即便如此,它可能带来的混乱依
然不可小视。“夏娃”出生的消息引起的轰动已经为雷尔和他的“运动”聚敛了
无数的眼球,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他提供了发言的舞台,他大约不会放过继续释放
消息、制造轰动的机会。而在以往各种邪教的发展史上,以荒诞不经的理论蛊惑
人心,进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而且可能大大超出人们一
般的想象。而雷尔的做法和他的“教义”,显然已经具备了邪教组织的特征和继
续扩散的基础。【这种荒诞不经的理论恰恰是借助“反克隆人运动”所散布的种
种不实之词,让人们觉得克隆人与众不同,才有了欺骗的基础。】

  所以,人类社会在准备应对真的科学发展可能带来的冲击的同时,还得做好
假科学之名而进行的有意识的破坏。【假“伦理学”之名进行的“有意识的破坏”
也不可忽视。】

克隆人:是骗局还是麻烦

甄颖 北京青年报2003年01月12日A8版

■雷尔 ■布瓦瑟利耶 我已经成功地克隆了两个小孩,在幕后…… 别信她,
她是个魔术师……


  本报记者七大问题直问克隆婴儿的“制造者”

  2002年12月27日,46岁的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布,
“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已经降生”。该消息未及证实,又传来“第二个克隆人”
诞生的消息。一时间,人们谈克隆人色变。【有什么可“色变”的?】他们为何
要执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断进行克隆人的试验?克隆人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带
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克隆人制造者布瓦瑟利耶、雷尔教派创始人雷尔及
关注此问题的科学家们。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中医的神话

neuroglia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几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一切经验的总结
就是中医。在现代医学(西医)相当发达的今天,这些经验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我
们应该知道,防病治病,保障健康主要靠现代医学,中医只是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然
而可能是出于祖先崇拜或者是厚古薄今的心理,在民间仍然流传着片面抬高中医的种种说
法;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负责任地鼓吹中医高明,断章取
义地解释中医理论,故意混淆概念,制造了一个个中医的“神话”。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
一下这些说法错在何处。

神话一:中医讲究整体,讲究联系,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所以脚上的痛苦可以从头
上(如耳针)治疗。而西医把人看成机器,把整个的人机械地分割开研究,不懂得联系的道
理,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分析:说现代医学不懂得联系,不懂得人身是一个整体,这纯属胡说八道。事实上,任何
医学研究的结果都是要治疗一个人!而不是治疗人的某一个部分。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种
医学,都是把病人当一个整体对待的。中医强调整体联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限于生产
力的水平,中医缺乏了解细节的能力。而现代医学有能力研究生命过程的细节,同时又将
这些细节组合起来,这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体。可以大到人体,小到分子,进行综合研究。
虽然,在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常常利用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可是这类研究的结论
从来就只是个线索,必须经过体内实验的研究进行验证。就是说,必须在人体的整体环境
中确认其结论。没有哪种药物,仅仅经过体外实验就用于临床的。这也说明了,现代医学
从来就没有忘记人身是一个整体。

当然中医有一种理论是现代医学不能接受的,就是中医的“全息”思想,即人体的一个小
部分,会(定位地)反映整个人体的健康情况。中医相信耳廓的皮肤(或足底的皮肤)和
全身的各个器官一一对应,象一个倒立的人形;相信手腕的脉搏会反映内脏的情况,而且
是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现代医学相信人体是内在联系的,所以桡动脉??脉搏所在
处??取血化验来了解(几十厘米以外的)肺的情况;但不能相信中医这种“全息”联
系,因为中医既不能在理论上证明这种联系的必然性,实践中也找不到客观的“联系之
物”是什么。我问学中医的人,为什么足底能对应人体,手掌就不能?为什么脉搏是左手
心肝肾,换成肾心肝或肺脾命可以吗?没人能回答。我们应该说不相信这种无法证明的联
系,并不是不相信所有联系。现代医学相信人体是内在联系的,但那不是中医式的联系。
至于脚上的痛苦,应该从哪里下手治疗,现代医学完全不逊于中医。假如我遇到一个腿脚
不便的病人,一定是通过细致的检查判断其病因如何。如果是局部的肌肉、骨、韧带的因
素造成的,通常是以局部(脚)的治疗为主;如果考虑是神经源性的因素,病变部位可能
在脊髓或脑,治疗手段就要作用于腰或头;如果是血管因素,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考
虑全身有无病变,是否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关,可能就要治心或胰等;这样的考虑还
有很多。所以,说现代医学只懂得“脚痛医脚”,完全是一种污蔑。当您真的脚痛时,无
论是中西医都要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在没明确诊断时,谁都不能肯定从哪里开始治疗。


神话二:中医治疗疾病是标本兼治;西医是治标不治本,难去根,易复发。

分析:这是典型的把水搅浑的说法。中医病理中对疾病的分析有“标”、“本”的概念,
分别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比如疾病的本质是“阴虚”时,本来应该是面色发
白,身上发冷;但也有可能表现出面色红润,手脚心发热,所谓“阳”征。这时说“本”
是“阴虚”,“标”是“阳亢”。治疗是要综合考虑,要“标本兼治”,不能只顾一头。
但同时中医治疗原则中又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说法,要求医生在急救时,抓住主
要问题,在“标”的问题突出时,先予解决。

这些说法,如果作为一种医学思维的逻辑,现代医学也是同意的,在对疾病进行分析时,
也强调抓住疾病的本质。但是在中西医学临床实践的交锋中,现代医学在急救这个领域中
表现出绝对的优势(现在所有的中医院的急诊都是西医方式),中医完全失去了这部分
“市场份额”;而在其它领域,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比如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病,还缺乏象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那样一劳永逸的办法,也就给中医留了一定的空间。一
些人就把这个事实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硬拉在一起,胡说什么西医只治标,不治
本,只能管急救;中医是标本兼治,能去根,能管慢性病。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为什么
急救时你不看中医,不是连“标”一块都能治吗!假如你患了良性肿瘤,我看你怎么用中
医“治本”,如果西医开刀手术,一刀割掉了,是叫治什么?

这种神话还有一个要害:他们故意混淆“应该”标本兼治,和“能够”标本兼治。中医治
疗的原则是标本兼治,这是个目标,但未必能治疗成功。但散布这种神话的人公开只说
“中医是标本兼治”这七个字,蓄意误导老百姓,暗示“中医能够治疗疾病本质,能去
根,不再复发”。因为中医其实也做不到“去根不复发”,所以他们只能暗示,不敢公开
说。


神话三:中医讲究辨证论治。

分析:孤立地说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特色就是“辨证论治”。
但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人,可不是想陈述事实,他们用的是与前面同样的手法??混淆概
念,误导大众。

由于我们的历史和国情,一般老百姓都听说过“辩证法”,尽管多数人不见得懂“辩证
法”的内容(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但大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是
褒义。稍微有些知识的人,会知道与“辩证”的反义词是“僵死、一成不变、形而上
学”,可见“辩证”有多好。

而中医的“辨证论治”是说疾病的诊断,在确定病名后,还要按病人的具体表现,确定其
属于何“证”。比如咳嗽,要分辨病人是“寒”、“热”还是“燥”哪种“证”,不同的
“证”用不同的药。这种方法本身的好坏不在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内。

请大家注意“辩证法”和“辨证论治”本来毫无关系,汉字的写法也不一样。但那些“造
神话”者,就是想让你认为这两者是一件事。他们反复强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就是
想让你认为中医符合“辩证法”是好的,西医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


神话四:纯中(草)药制成,无毒副作用。

分析:彻头彻尾的谎言,目的就是骗老百姓的钱。

第一, 正规的中医,都承认中药有毒副作用,《本草》等药书上都明确记载乌头、附
子、洋金花等药物的毒性很大。

第二, 千百年前象东汉小皇帝喝的鸩酒、武大郎吃的砒霜这些毒药,肯定不是现代化工
产品,不是中药是什么,你能说它没毒吗?

第三, 老百姓很少听说中药的毒副作用的报道,原因不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而是我们
对中药研究的还很少。古代人限于能力,对中药的毒性只有粗略的记录;而中药的现代医
学研究还很不足。就已经研究过的中药来说,毒副作用也是不小的。如果你害怕药物的毒
副作用,我看你还是吃西药。毕竟西药的毒副作用还有说明书,有研究文献上的记载,你
还可以小心,可以预防。避免糊里糊涂地吃中药,糊里糊涂地中毒。

第四, 稍微夸张一点说,连大米饭、食盐都不是可以随便吃的东西。糖尿病人过量进食
大米饭可能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吃盐过多会升高血压,暴饮暴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更
何况“是药三分毒”,中药哪里有那么安全?


神话五:西医发展已经到头了,以后要向中医学习。

分析:21世纪学习中医的人还在看2000多年前的《内经》,1500年前的《伤寒》、《甲乙
经》,500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医近二百年有什么重大发展吗?莫说现代医学向中医
学习如何发展,中医自己都很难维持和发展了,哪里有什么能力去指导现代医学。

以上,我们分析了有关中医的种种神话,目的是要戳穿一些牛皮,澄清一些偏见。当然,
我认为正统的中医(不骗人的)在可望的将来还是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尽管前景不太
乐观。


作者背景简介: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作
临床医生至1999年。现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分子生物学)。对中医的了解来自大学《中医
学基础》这门课,文中有关中医的实例,如有叙述不当,敬请指正。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方舟子《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中关于舌头的描述不甚严谨

 方舟子《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中关于舌头的描述不甚严谨

  littlebird

  版主的描述让我查了查,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奇的进化产物。

  1。不过好像只有一些啄木鸟的舌骨会延伸入右鼻,并不是所有的啄木鸟都
有此特征。原文此处加上"某些"会严谨一些。

  2。 更重要的一点是版主描述"从上颚后部生出,穿过右鼻孔"很不严谨。鸟
类的舌骨所有的肌肉韧带连接都发生在下颚和舌骨两端。并没有从上颚后部生出
一说。和上颚&鼻腔部分的唯一连接是在一些啄木鸟成鸟后,舌骨后叉延伸入鼻
腔,舌骨外鞘膜可能会同鼻腔膜粘连。

  啄木鸟实际的情况是舌骨后叉不断生长延伸(幼鸟时只达到脑后),在有些
种啄木鸟中,此舌骨后叉会绕过脑后颅顶然后前伸入右鼻腔(注意不是从上颚长
出然后穿过鼻腔的,而是相反)。

  这点看似不大却是相当重要(尤其对于xys),因为一些神创论网站把一些啄
木鸟的舌头当作进化不可能实现的结构来说事,他们就是说其舌头从鼻腔(或者
上颚)生出然后穿过右鼻腔,这完全改变了鸟类舌头的发生形态,自然不好解释。
实际上啄木鸟的舌头同其他鸟类的解剖形态学上并没有大差异,唯一区别只是舌
骨后叉延伸的更长以至于有些种类的成鸟会深入到鼻腔中。

  下面这个网站又十分详细地说明和图例
  http://omega.med.yale.edu/~rjr38/Woodpecker.htm

  【方舟子按:我那篇文章的中间部分是在介绍Ig诺贝尔奖鸟类学获奖者伊凡
?斯瓦布和菲利普?梅的研究,有关啄木鸟舌头的描述是根据其获奖论文写的,
可能是角度不同,从运动方面说的,上面的网站有一张图也显示啄木鸟舌头的运
动方向是从上颚处开始。】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实《泰晤士报》和大家看法是一致的

实《泰晤士报》和大家看法是一致的

sssa

《泰晤士报》把北大排多少, 取决于其计分方法。北大排十四只是一种计分
方法的结果, 正常。

我们要关心的是北大或别的大学强在哪、弱在哪。《泰晤士报》得出的北大对
世界科技贡献等于零, 很能说明问题--说明群众的直觉是对的. (网友 xinku).

许智宏说“但并不代表没作贡献”也有道理。比如说这次倒丘运动, 哪一所
大学的贡献能和北大比呢?这是这种贡献容易被人忽略而已。

公平的说,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科技界在美国作的最有影响的两件是都与北
大有“瓜葛”,一个是卢刚事件, 还有就是这次倒丘事件。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鲁迅逝世70年祭:他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

鲁迅逝世70年祭:他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

作者:刘家鸣
中华读书报2006-9-22

  鲁迅的一生,是在同旧中国专制统治势力的坚韧抗争中,不断地被迫害被诬
蔑,历尽艰辛度过的。他说过:“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
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并非闲话(三)》)鲁迅生
活的几十年里,生活、学术、政治,各方面的流言,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横加
罪名,恶意传播,连年不断地袭扰着他,严重地伤害他的身心。流言的阴影,围
困笼罩了鲁迅的一生。他在许多杂文和书信里,叙写和表明了对于各种流言的愤
恨和憎恶,揭露流言的卑劣手法和险恶意图,反击流言制造者的诬陷和阴谋。这
些流言并没有使鲁迅的历史价值稍有减损,相反,更使后人看到鲁迅的伟大。检
点历史,是对鲁迅最好的纪念。

  鲁迅为何离家,搬家?

  从青年时代起,鲁迅就遭受流言的伤害。1898年春,他离家去南京求学,重
要因素之一就是流言的刺激。他回忆起,父亲逝世后,有一次同衍太太闲谈,她
怂恿他在家里“到大橱的抽屉里”寻出首饰珠子一类东西“去变卖”。鲁迅十分
反感。然而,不久“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
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但那时太年青,一
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
抚。”“那么,走罢!”(《琐记》)莫须有的流言刺痛年青鲁迅的心,使他决
意离开互相挤兑的封建故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呐喊〉?自序》)

  在婚姻大事上,青年鲁迅又遭受流言的沉重伤害。1906年夏天,鲁迅的母亲
听到谣传:说鲁迅和日本女人结婚了,而且还抱着孩子在东京街头散步。实际是,
鲁迅有一天和许寿裳去逛公园,路上碰见一位日本妇女,肩背小孩,手抱婴儿,
身后还跟着孩子。鲁迅连忙过去,替那妇女把手中孩子抱过来。这本是他仁爱助
人的高尚品行,恰巧被一位同乡看到,误说误传成流言,使鲁迅的母亲听后心慌
着急,接连写信并故意说自己重病,催迫鲁迅回国完婚。奉命结婚后,鲁迅对友
人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查无实据的流言催逼成
无爱的婚姻,让鲁迅抱憾终生。

  流言给予鲁迅最深重的伤害,乃是1923年夏天发生的兄弟 “失和”事件。
鲁迅和周作人原本“兄弟怡怡”地住在一起;突然间,周作人决绝地写信给鲁迅:
“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这是由于羽太信子在丈夫耳边造谣诬蔑鲁迅。郁达
夫在《回忆鲁迅》中说:“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失敬之
处。”(郁达夫:《回忆鲁迅》,《鲁迅学刊》1981年第1期, 75页,东北鲁迅
学会会刊)章川岛直白地说:“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周作人老婆造谣说鲁迅调戏
她。”(转引自:段国超:《鲁迅周作人“失和”之原因探析》,孙郁主编:
《周氏兄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9页)一年后,鲁迅在日记里写道:
“下午往八道湾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詈骂殴打,又以电话招
重久及张凤举、徐跃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园处,则启孟
救正之。”(《鲁迅日记,1924年6月11日》)鲁迅后来有一个笔名:“宴之敖
者”,意思是“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可见他对此事念念不忘。

  1927年秋,鲁迅到上海不久,就陆续的有流言传出,先是说鲁迅要经商开店:
“我初到时,报上便造谣言,说我要开书店了,因为上海人惯用商人眼光看人。”
(《致廖立峨(271021)》)后又传出鲁迅到艺术大学做教务长的流言,“这是
他们有意散布的,是一种骗青年的新花样”。(《致史济行(290221)》)30年
代初,流传在北京的谣言,是说鲁迅“在上海发了疯”,(《致章廷谦
(300222)》)使得他只得写信去劝慰和化解亲友的惊诧忧心。1934年春,北方
报纸上有消息说,鲁迅患“重症脑膜炎”,要停笔十年。“这信息是从上海去的,
完全是上海的所谓‘文学家’造出来的谣言。”(《致萧军(341105)》)谣言
流传各地,老母饮泣,挚友惊心,使得鲁迅接连写几十封信去辟谣。他在信里斥
责造谣的“文氓”,“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
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致姚克(340324)》)他安慰友
人说:“其实我脑既未炎,亦未生他病,顽健如往日。”“我头脑冷静,健康如
常。”(《致姚克(340315)》;《致增田涉(340318)》)鲁迅还给台静农写
诗云:“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迷众女心。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三月十五夜闻谣戏作,以博静兄一粲。”(《致台静农(340316)》)这诗幽
默风趣,表明鲁迅对诅咒式谣言的轻蔑鄙视,抒发了自己依然坚持抗争的乐观心
态。

  《中国小说史略》横遭诬蔑

  鲁迅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从来都是认真严谨的。他的作品和论著,大
多富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但仍有人造谣毁谤。他致友人的
信写道:“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
出这样的小说的。”(《致韦素园(261229)》)鲁迅为《淑姿的信》写序,报
上造谣说作者“金女士乃鲁迅之小姨”。鲁迅批驳道,“报章虽云淑姿是我的小
姨,实则和他们夫妇皆素昧平生”的。(《致杨霁云(341209)》)

  然而,最使鲁迅终生愤恨难平的,是陈源散布的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谣
言。1925年冬,陈源先在《闲话》里暗示《中国小说史略》是“整大本的剽窃”。
次年写《致志摩》中公然诬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
《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鲁迅当即给予严正驳斥:
“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
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
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其他二十六篇,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证据是
和他的所说还时常相反。”(《不是信》)鲁迅指出,陈源其实并不知道这两种
书的底细,不过听了“耳食之言”而故意写成文字发表,进行诬陷中伤。

  直到1935年,《中国小说史略》日文译本出版,鲁迅感到非常高兴。他写道,
这原因“是经十年之久,我竟报复了我个人的私仇。当1926年时,陈源即西滢教
授,曾在北京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说我的这一部著作,是窃取盐谷温教授的
《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的;《闲话》里的所谓‘整大本的
剽窃’,指的也是我。现在盐谷教授的书早有中译,我的也有了日译,两国的读
者,有目共见,有谁指出的‘剽窃’来呢?呜呼,‘男盗女娼’,是人间大可耻
事,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并且将‘谎狗’ 的旗子,
回敬自称‘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倘他无法洗刷,就只好插着生活,一直带进
坟墓里去了”。(《〈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从这段激愤的文字里,可见
陈源的“剽窃”流言,严重刺痛了鲁迅的心灵,竟达10年之久。这一流言的散布
者是陈源,但制造者却是顾颉刚。顾的女儿顾潮在回忆文章中就曾提到此事。
(见章培恒:《今天仍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高旭东编《世纪末的鲁迅论争》,
东方出版社,2001年,66页。)

  鲁迅逝世后,曾经著文盛赞鲁迅的苏雪林,突然跳出来写信给蔡元培和胡适,
恣意攻击鲁迅,并且重复着陈源的“剽窃”谣言。胡适在回信里为鲁迅辩白:
“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
并称赞鲁迅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之作”。(胡适:《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
讨论》,转引自孙郁编:《被亵渎的鲁迅》,群言出版社1994年版,181页)

  政治流言年年中伤鲁迅

  如果说,散布鲁迅生活上学术上的各种流言,是在侮辱他的人格,诋毁他的
道德品行;那么,传播鲁迅在政治方面的谣言,捏造得更加阴险恶毒,总是把鲁
迅置于军政当局相敌对的境地,构陷他是政府和民族的罪人,为反动统治势力迫
害他制造口实,借刀杀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有关鲁迅的政治流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往往同当时政治领域的尖锐斗
争,同当时政局的焦点或激烈的民族矛盾密切联系着,从而直接危及鲁迅的身家
性命。

  1925年10月,北京爱国民众和学生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的关税协定,举行
游行示威,遭武装警察阻止和殴打。报上造谣:“周树人(北大教员)齿受伤,
脱门牙二。”这在暗示鲁迅同爱国游行相关联,为军阀迫害他制造舆论。其实,
鲁迅那天却是“生些小病”,“整天躺在窗下的床上而已”。(《从胡须说到牙
齿》)不久,他在文章中批驳:“前次的游行,报上谣我被打落了两个门牙,我
可决不肯具呈警厅,吁请补派军警,来将我的门牙从新打落。”(《我观北大》)
这样讽刺的文句,表达了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愤慨。

  1926年春,段祺瑞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并且下令通缉李大钊等人,
鲁迅名列第二批通缉名单中。鲁迅在《大衍发微》文中指出:陈源的流言就是段
政府第二批通缉名单的来源和依据,直接揭露了陈源等所谓“正人君子”的险恶
用心。

  1927年,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事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鲁迅
在中山大学因援救被捕学生不果和顾颉刚要来任教等原因愤而辞职。不久就传出
谣言。鲁迅致章廷谦信中说,“顾、傅为攻击我起见,当有说我关于政治而走之
宣传,闻香港《工商报》即曾说我因‘亲共’而逃避云云”;又说,“‘出亡’
的流言,我想是故意的,……大约倒是鼻一流人物”,“他们只在香港的报上造
一点小谣言。一回是说我因亲共而逃避,今天是说我已往汉口”。(《致章廷谦
(270530)(270612)》)说鲁迅“亲共而逃避”,在当时足以成为反动派镇压
的口实,意在陷人于死地。

  1931年初,左联作家柔石等被捕,接着报上刊发“鲁迅被捕”的谣言,远播
国内外。鲁迅接连发信辟谣。在致留学日本的李秉中信写道:“飞短流长之徙,
因盛传我已被捕。通讯社员发电全国,小报记者盛造谰言,或载我之罪状,或叙
我之地址,意在讽喻当局,加以搜捕。”(《致李秉中(310204)》)后又写信
道:“近数年来,上海群小,一面于报章及口头盛造我之谣言,一面又时有口传,
云当局正在索我甚急云云。”“又闻天津某报曾载我‘已经刑讯’,亦颇动旧友
之愤。又另有一报,云我之被捕,乃因为‘红军领袖’之故云。”(《致李秉中
(310306)》)这是蓄意通过谣言,唆使军政当局加紧迫害鲁迅。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爱国情绪普遍高涨,抗日救国运动成为社会主
潮。这时,关于鲁迅的流言又出新招,反动文人造谣鲁迅是“亲日”的汉奸,
“替日本做侦探”,“意在卖国”。鲁迅给多位友人的信里说:“现在又有人在
杂志上写文章,说我通过内山老板之手,将秘密出卖给日本,拿了很多钱。”
(《致山本初枝(330929)》)“汉奸头衔,是早有人送过我的,大约七八年前,
爱罗先珂君从中国到德国,说了些中国的黑暗,北洋军阀的黑暗。那时上海报上
就有一篇文章,说他之宣传,受之于我,而我则因为女人是日本人,所以给日本
人出力云云。”(《致杨霁云(340515)》)“近有一些人,联合谓我之《南腔
北调集》乃受日人万金而作,意在卖国,称为汉奸。”(《致郑振铎
(340516)》)鲁迅给姚克的信里说到斯诺所作《鲁迅评传》时指出:“第一段
第二句后,似可添上‘九一八后则被诬为将中国之紧要消息卖给日本者’的话。
(这是张资平他们造的,我当永世记得他们的卑劣险毒)”(《致姚克
(331105)》)鲁迅对曹聚仁说:“我之被指为汉奸,今年是第二次。……今之
衮衮诸公及其叭儿,盖亦深知中国已将卖绝,故在竭力别求卖国者以便归罪,如
《汗血月刊》之以明亡归咎于东林,即其微意也。”(《致曹聚仁(340602)》)
造谣者把卖国的罪名强加在鲁迅头上,是为军政当局迫害鲁迅制造口实。

  反动文人制造的谣诼,固然使鲁迅憎恶愤恨;然而,左翼文化队伍中对他的
种种流言,让晚年鲁迅更加恼怒悲愤。尤其是左翼中有些年青作者,竟然和反动
文氓小丑同流合污,散播流言,伤害鲁迅的身心。他给友人写信:“就是我们的
同人中,有些人头脑也太简单,友敌不分,微风社骂我为‘文妖’,他就恭恭敬
敬的记住:‘鲁迅是文妖’。”(《致窦隐夫(341101)》)在给曹靖华的信中,
鲁迅写道:“然而我们中的有几个人,却道是因为我攻击他们太厉害了,以至逼
得他们如此。”“我实在憎恶那暗地里中伤我的人。”(《致曹靖华
(350207)》)

  左翼文化队伍里,有些年青人“唯我独左”,故作激进,唧唧喳喳,传说鲁
迅近年来不大写文章,不做事之类流言,使他气愤反感。他给萧军写信说:我
“力所能做的,就做,而又常常有‘独战’的悲哀。不料有些朋友们,却斥责我
懒,不做事”。(《致萧军、萧红(341206)》)给曹靖华写信说:自己“每年
译作,近三四年几乎倍于先前,而有些英雄反说我不写文章”。(《致曹靖华
(360105)》)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又说:“近两年来,又时有前进的青
年,好意的可惜我现在不大写文章,并声明他们的失望。”其实,鲁迅在上海九
年来所写的,“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
年,那么,所谓‘现在不大写文章’,其实也并非确切的核算。”

  30年代中期,在抗日救亡的爱国潮流中,左翼文化队伍里又传播着攻击鲁迅
的流言。他气愤地给友人写信:“近日这里在开作家协会,喊国防文学,我鉴于
前车,没有加入。而英雄们即认此为破坏国家大计,甚至在集会上宣布我的罪
状。”(《致王冶秋(360504)》) “又有一大批英雄在宣布我破坏统一战线
的罪状,自问历年颇不偷懒,而每逢一有大题目,就常有人要趁这机会把我扼
死。”(《致曹靖华(360514)》)鲁迅指出,攻击他“破坏联合战线”的流言
的指挥者,不过是“手执皮鞭,乱打苦工的背脊,自以为在革命的”“工头”而
已。(《致曹靖华(360515)》)

  与此同时,国民党文化特务也趁机造谣,胡说“鲁迅翁的政治理想很容易接
近托派”,并已“加入托派”。而左翼文化队伍中就有“‘国防文学’派放出流
言,说‘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托派的口号”。而“鲁迅对周扬等人最愤
慨的,是周扬等人因鲁迅不赞成‘国防文学’的口号并拒绝在‘文艺家协会’发
起人中签名就攻击鲁迅为‘破坏统一战线’,为‘托派’等等”。(转引自《鲁
迅与文网》,散木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433页)于是引起托派陈仲山
给鲁迅写信。卧病在床的鲁迅极为愤怒,在回信里指出:“你们忽然寄信寄书给
我,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因为我的某几个‘战友’曾指我是什么什么的原故。
但我,即使怎样不行,自觉和你们总是相离很远的罢。”(《答托洛斯基派的
信》)

  鲁迅怎样面对流言?

  鲁迅一生在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宗法专制的旧中国,面对各种层出不
穷的流言诬陷诽谤,他始终巍然挺立,表现出大无畏的坚韧不屈的抗争精神。

  不管流言谣诼怎样变化花样,鲁迅都坚持自己的应对原则:一是鄙视,不理
不睬;二是适时反击,揭穿谰言。他早就指出:“‘流言’本是畜类的武器,鬼
蜮虫或的手段,实在应该不信它。”(《并非闲话》)为着辟谣,他在写给众多
友人的信里,反复地申明:我不管谣言;不写辩正信。他说:“上海之文坛消息
家,好造谣言,倘使一一注意,正中其计,我是向来不睬的。”(《致窦隐夫
(341101)》)“近来时被攻击,惯而安之,纵会诬我以可死之罪,亦不想置辩,
而至今亦终未死,可见与此辈讲理,乃反而上当耳”。(《致郑振铎
(340602)》)“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如果懊恼,每月就懊恼几回,也
未必活到现在了。……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
(《致萧军(350729)》)“我现在得了妙法,是谣言不辩,诬蔑不洗,只管自
己做事,而顺便中,则偶刺之。他们横竖就要消灭的。”(《致郑振铎
(340621)》)鲁迅说过: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无根的
谣言不可能持久,制造谣言者及其主子“横竖就要消灭的”。

  鲁迅眼光犀利,看透造谣者的歹毒心肠,剖析他们的卑污心理,把他们的丑
恶灵魂揭露出来。他指出:“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
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花的蔷薇之三》)他给友人写
道:“我自寓沪以来,久为一班无聊文人造谣之资料,忽而开书店,忽而月收版
税万余元,忽而得中央党部文学奖金,忽而收苏俄卢布,忽而往莫斯科,忽而被
捕,而我自己,却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其实这只是有些人希望我如此的幻想,
据他们的小说作法,去年收了一年卢布,则今年应该被捕了,接着是枪毙。于是
他们的文学便无敌了。” (《致荆有麟(310205)》)“对于我的许多谣言,
其实大部分是所谓‘文学家’造的,有什么仇呢,至多不过是文章上的冲突,有
些是一向毫无关系,他不过造着好玩,去年他们还称我为‘汉奸’,说我替日本
做侦探。我骂他时,他们又说我器量小。”(《致萧军、萧红(341206)》)
“他们不过是在‘文人’ 这一面旗子的掩护之下,建立着害人肥己的事实的一
群‘商人与贼’的混血儿而已。”(《辩“文人无行”》)一语中的,揭露出造
谣者的真实本质。

  鲁迅指出:“谣言家是极无耻而且巧妙的,一到事实证明了他的话是撒谎时,
他就躲下,另外又来一批。”(《我们不再受骗了》)谣言的泛滥与反复出现,
证明了“其实,中国本来是撒谎国和造谣国的联邦”。(《通讯(致孙伏园)》)
所以,乱造谣言,并不仅仅是造谣者个人的品性和道德问题,而是同中国的社会
环境与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剖析谣言,也可算是认识社会认识人性的一个特殊窗
口。所以,鲁迅说:“我就是常看造谣专门杂志之一人,但看的并不是谣言,而
是谣言作家的手段,看他怎样出奇的幻想,怎样别致的描写,怎样险恶的构陷,
怎样躲闪的原形。”(《归厚》)从这里表明鲁迅的豁达乐观和自信!他的眼光
富有穿透力,能够洞穿文人的心理和劣根性,从而识破中国黑暗社会及众生相。

  鲁迅认为,谣言的流行和花样百出,有着历史继承性,是传统文人的劣根性
的再现。他说:“造谣是中国社会上的常事。”(《启事》)他还指出,“造谣
说谎诬陷中伤也都是中国的大宗国粹”(《寸铁》),“祖传的老谱” 和“士
君子的常经”。造谣者在谣言里加进了不同的时代政治内容,把鲁迅说成一会儿
亲俄一会儿亲日。

  鲁迅指出:“笑里可以存刀,自称酷爱和平的人民,也会有杀人不见血的武
器,那就是造谣言,但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谣言世家》)

  伴随鲁迅一生的流言谣诼,其实是宗法专制的旧社会及统治势力对他的不断
迫害,是摧残他身心的一种精神虐杀。不论是依附于统治者的文氓造谣诬蔑,还
是同一营垒中散布的流言蜚语,所产生的反动效应却是一样的:戕害鲁迅的身心,
损伤他的健康。鲁迅的母亲在儿子逝世后说过:“大先生所以死得这么早,都是
因为太劳苦,又好生气。他骂人虽然骂得很厉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
未写骂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气得死去活来,所以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
(转引自《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房向东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40页)
鲁迅题诗:“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深刻而沉痛地抒写了备受流言伤害的
悲愤心情。仅从现在留存的书信中,就有好几十封书信评说谣言,在辟谣的同时
表明自己的严正态度:不管谣言如何猖獗,花样翻新,都毫不退让,绝不宽容。
他多次向亲友申明:“然而我毫无退缩之意。”“我倒没有什么灰心,大抵消息
一会,就仍然站起来”,(《致萧军(341206、350209)》)继续奋战,把犀利
的笔锋刺向专制统治势力。

  鲁迅在流言谣诼的不断困扰袭击下坚持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奋斗不息。但是,
他的逝世并没有使谣言断绝。从他逝世后直到今天,仍有少数人,重拾历史诬蔑
者的牙慧,重新包装,行销于世。这当然丝毫无损于鲁迅的伟大,却恰好暴露了
他们自己阴暗卑劣的灵魂。各式流言绝不可能遮掩历史真相的。鲁迅毕生为人民
解放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那热爱人民、刚正不阿、坚韧不屈的崇高
品格,永远辉耀人间。正如郁达夫的诗句所写:“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
古流。”

  (本文所引鲁迅文章均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