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9, 2006

余云岫:中国医学的播种者

  

  作者:纪龙天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新文化运动结束的七十年间,是中国
发生改变最多的七十年。快速的变化,造成了中国社会全天候、全方位的转型。
这些变化的动力,不管是外来的,还是自发的,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很值得鼓舞的。
在这些变化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医学。医学也是任何一项变化中,最为
曲折的,命运最为多舛的。

  本文旨在以余云岫这个人物为切入点,来透视近代中国医学现代化的曲折路
途。在整个中国科学史、医学史、文化史上,余云岫只是个小人物。但是人物虽
小,可以喻大。我们以余云岫的人生轨迹为发光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国医学
现代化的进程,甚至,也许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这段路途曲曲折
折,多少有识之士前仆后继,耗完了一生。虽然如此,中国这只老马车,前进还
是不大,几乎还在原地,无法令人逝者瞑目。尽管这样,在那段路途上走过的人,
他们和他们的经历,已经嵌入了中国的历史。??历史在用另一种方式来祭奠。

  一,西潮澎湃下的中国

  客观而不客气的说,在西洋医学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医
学。中国的“医学史”其实是一本正宗的“巫术史”。这本“巫术史”里面堆满
了灰头土脸的“神医”、“巫师”,“巫师”们用来医人的法术就是米米麻麻米
米麻麻的“巫术”,“巫术”就是装神弄鬼的“祝由”,“祝由”就是今天所谓
的“中医理论”的雏形、基础!稍微翻翻古书,有一大堆这方面的材料,可以让
我们开开眼界:

  《广雅》:医,巫也。

  《说文解字》:巫,祝也。

  《太玄》:为医为巫为祝。

  《黄帝内经》: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

  《春在堂全书》:古无医也,巫而已矣。

  《吕氏春秋》:巫医毒药。

  《逸周书》:立巫医,具百药。

  《世本》:巫咸作医。

  《吕氏春秋》:巫彭作医。

  《说文解字》:古者巫彭初作医。

  《太平御览》: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

  《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
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窳
(yàyǔ)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总之,只要是涉及到“医”的,都离不开“巫”。据说从扁鹊开始,是越来
越那个“医”而不那个“巫”了,其实是统统是放屁、乱盖。扁鹊不但有特异功
能,而且他奉行的那套不是还在“阴阳”上兜圈子,还是“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
邪”的玄谈吗?可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在医学方面,基本上是“巫术一统
江湖”的局面。不过,随着人类的进步,这种局面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总有东
西会对“巫术”构成挑战。最有力量的挑战来自“科学”。

  挑战的一个标志是,在1693年,一帮洋鬼子传教士让患了疟疾的康熙皇帝吞
下奎宁。这不但是成群成队的“巫医”露出他们巫脸的开始,也是“巫术”在
“科学”面前全面败北的信号。由于有权力护驾,西医的“进口”在那段时间颇
为顺利。然而,随后清朝进行了将近一百年闭关自守,在这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
里,西洋医学在中国几乎没有发展。

  一直到1805年,中国爆发了天花,传教士医生皮尔逊(Alexander Pearson)
通过种牛痘的方法博取了中国人的欢迎,西医才开始卷土重来。终于,在1835年,
中国的第一所医院??“博济医院”在广州创立了。创办人是美国麻萨诸塞州的
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医生。此外,另一个很值得提起的传教士医
生,就是英国的雒魏林(William W.Lockhart)。今天我们在上海看到的鼎鼎大
名的“仁济医院”和北京的大名鼎鼎的“协和医院”(分别成立于1846年和1861
年),就都是雒魏林创办的。

  西医作为现代医学,它主要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西医西药在中
国的传播,和服装、钟表、眼镜、食品、AA制、“Hi”、绘画、电影(从无声黑
白到有声色彩)、音乐(从留声机到MTV)、跳舞、酒吧、歌厅、席梦思、化妆
品、香水、胸罩、护舒宝、保险套、伟哥、马桶、厕纸……等等等等,西医西药
的传播和这些生活中的东西一样,中国人对它们都有一个先抵抗后接受的过程,
都有一个先抵为“奇技淫巧”,然后毫不脸红地享用的过程。

  本来,享用就享用,可以光明正大的享用,也可以偷偷摸摸的享用,但是,
今天的一些恶心的人,在他们之中的72.3%的人在生病的时候“不会首先看中
医”,却有87.8%的人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既
然相信那玩意,你为什么不去看???这种由虚伪而导致的错位多么有趣!

  还有一些更恶心的人,他们可以在大便的时候,两个屁股“全盘”的、“充
分”的蹲在抽水马桶(water closet)上,大便完毕后屁股都没擦,就跑出来骂
别人是“洋奴”、是“卖国贼”、是“数典忘祖”。这种臭味四溢的现象,不是
让人恶心吗?

  中西文化的交流,导致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第
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运动的尝试。这就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
运动”。当时,“洋务运动”的主力舵手李鸿章是个头脑开阔、思想务实的人,
他看到医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于是,他在188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医学
校??北洋医学堂。1894年,李鸿章在给光绪帝的奏章中,写道:

  “臣查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为最要,而救治伤科,直起沈痼,西医尤独擅
专长,……非专门名家,历经考试,该国家未能给凭诊治。北洋创办海军之初,
雇募洋医分派各舰,为费不赀,是兴建西医学堂,造就人才实为当务之急。”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要通过“兴建西医学堂”来“造就人才”,这是很开明的。可惜的是,甲午
一役,彻底吹倒了李鸿章一生为之服务、涂贴的“纸房子”,也叫醒了中国人
“制夷”的美梦。洋务运动是一次带着侥幸心理的皮毛的现代化,用梁启超的话
来评价就是“彼李鸿章前者所办之事,乃西人皮毛之皮毛而已”。但是从现代的
角度去解读,这场运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甲午战争再次重创、弄破了中国人仅存的一点“天朝大国”的心理和皮相。
他们再也不能陶醉的看着“万国衣冠拜冕?”的场面了,他们知道时代已经从
“蛮夷率服”过度到了“蛮夷不服”。于是,在1898年,中国人卷土重来,发起
了变法维新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医学方面的“变法”也是一项内容。

  1898年,孙家鼐向光绪皇帝奏请设立医学堂。7月22日,光绪皇帝下谕:
“……设医学堂等语。医学一门,关系至重,急应另设医学堂,考求中西医理,
归大学堂兼辖,以期医学精通。即着孙家鼐详议办法,具奏。”这就是说,医学
被提上了变法日程。变法失败后,在1902年8月,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京师大
学堂章程》,一共规定了七个科目,医学排在第七;1904年继续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其中医学被列为第四科。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医学在当时的发展,其实和军事、政治、经济、教育、
外交一样,都受到了同等的待遇。换言之,中国医学的发展,与其它领域的发展
一样,是同步的、互动的,都是由于澎湃的西潮引起的连锁反应中的一个反应。
今天我们谈到“医学”,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医学”完全归入“自然科学”之
中,我们应该把“医学”放到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来解读。因为,对于当时的
中国来说,“自然科学”的传入,也会引起人们的文化心理上的抵抗,同样要经
过一个先抵抗后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必然触动了固有文化,引起一连
串的“适应性调整”,譬如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状态、行为方式等等。

  与国内全方位的发展同步的是,政府和教育机构向欧美和日本派遣留学生。
在留学生中,有一个人至今还引起很大争议,对他的身前和身后,我们不能不深
入的多说几句。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余云岫。

  二,那个播撒花种的人

  我之所以重新把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的余云岫拉出来,是因为我认为,如果我
们今天要批判“中医”,那么,重新评价余云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
在余云岫的年代,他面对的问题与我们现在的“中医争论”几乎一模一样,有些
问题似乎更严重了,因此,现在对余云岫这个人物的重新认识具有相当强烈的现
实意义。余云岫去世了半个多世纪,在他身后,不过是两种声音:一种是放在政
治上进行抹黑丑化大批判,另一种是“告别余云岫现象”或干干脆脆的遗忘。稍
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可以知道,余云岫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个颇有影响力
的人物。这种影响力,使得作为后人的我们,不得不在半个世纪后,发出另一种
声音,帮这位曾播撒过花种的人翻一翻案,算一算总帐。

  余云岫(1879-1954),名岩,号百之,浙江镇海人。余云岫早年曾学过中
医,因此对中医的那套有所了解。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六岁入乡塾读书,在青年
时入浔溪学堂(当时的校长是杜亚泉和蔡元培)。余云岫毕业后,于1905年公费
赴日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先是就读于东经物理学校,三年后转入大阪医科
大学预科。开始了医学的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时候回国参加救护工作,1913年
再度赴日习医,1916年毕业回国。余云岫的文论主要收入在三集的《医学革命论》
中。(注1)

  在甲午战争的同一年同一个时候(1895年初),日本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
就是日本的“否决汉医”事件。当时,日本议会以105票对78票否决了汉医界提
出的《医师执照规则修改法案》,换言之,公元六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中
医”,终于在日本玩完了。此事的结果是,日本开始在医学方面全面的学习西方,
并且很快的就实现了医学的现代化。

  这件事给了余云岫很大的启示。当他接触到以解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医学的时候,再
回头比照曾学过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虚邪实邪贼邪微邪”的中医,
高下立现,获得的是一种大彻大悟。并且,他本人的气质中又有很强烈的忧国色
彩。外在的和内在的一旦重叠交拼在一起,反应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在日本留学
期间,余云岫一共写了三本书:《普通物理讲义》、《物理学教科书》、《灵素
商兑》。其中的《灵素商兑》(注2)是1914年开始写,1917年出版的。这本书
是余云岫批判中医的奠基之作,它的指向性很明显,即用现代的医学知识来“发
《灵枢》、《素问》之谬误也。”

  《灵素商兑》一共分三大部分,在内容上,刚好70%是批判“旧医”(中
医),其余的30%则是宣传和普及“新医”和健康常识。且毋论书中对中医批判
的部分,这本书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可算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籍。

  西洋医学的传入,造成了一种“儒医”与“教士医”的对立局面,而《灵素
商兑》的出版,则直接把“旧医”(中医)与“新医”(西医)的辩论提上了台
面。1917年,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这个阵地集结了大量的“主将”,正是
他们的新头脑、新思想,使得“积弊数千年”的中国刮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
的东风,在这样的气候下,《灵素商兑》应运而出,成为医学领域的“新”。并
且,正是由于有“新文化运动”作为“催化剂”,使得《灵素商兑》很容易为当
时的中国社会所接受,并很快的造成了轰动。它使“以阴阳五行为演绎之纲领”
的“中医理论”遭到了一种从所未有的挑战。

  后来,新文化运动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在启蒙未足的时候,人们就露
出了他们狂热急躁的本质,他们都要“以革命的精神干革命的事业”,都跑去投
党投派,“致力于国民革命”了。在启蒙未足、教育缺位的情况下,不管你怎么
革命,革出来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甚至是轮回的,因为,你的基础太薄弱,使
得整个局势无法跟上。怪不得孙中山会无奈的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
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孙中山文选?建国方略?自
序》)

  打倒了大强盗之后,又跑出了大大小小的强盗。这是多么有趣而无奈的局面。
本来,有“革命的精神”并非错误,但要看你是否在塌塌实实的进行改革。而在
医学领域,余云岫正是带着革命的精神做着改革的事业。

  1918年,余云岫在上海开业行医,并同时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他不但
保持着对“旧医”的批判,还着力于介绍西方医学的知识。在介绍方面,他做了
大量的工作,不但到处演讲,还先后编写了《内科全书》、《外科疗法》、《饮
食防毒法》、《传染病》、《传染病全书》、《微生物》、《药理学》等等医学
科普书籍。

  在批判方面,我认为余云岫对“旧医”的批判是相当深刻的。表现在于,余
云岫经常把“旧医”和“国民性”连在一起批判。在当时的中国,他很清晰的看
到了“民众思想”与“旧医”的相互交融,于是,他把医学问题置放在更为广阔
的民族文化的背景之下进行阐述,这与当时新文化运动中对“赛先生”(科学)
的强调是紧密联系的。确实,从“国民性”入手,这要比从单纯的学理角度去批
判“旧医”深刻得多。这也是作为一个医生的余云岫最大的特色,更是他的文章
中最闪亮的地方。他这样的文章就是“大文章”。在客观上,他的批判言论在新
文化中起到的启蒙意义,不会比当时的一个作家的意义小。

  余云岫认为,“旧医”所谓的治愈功能,不过有四个原因:贪天功;利用人
类本能所发明之事实;精神慰藉;传语过量。维系这四个原因,而导致“旧医”
不能被废止的,则是皮相问题和饭碗问题。“在世俗方面,则皮相问题荧其识;
在旧医方面,则饭碗问题昏其智也。”

  其实,饭碗问题就是既得利益的问题,它关乎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你砸
了他们的饭碗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因此,饭碗问题基本上是无法解决的。“至
于饭碗问题,则只有个人之利害,无是非可言,无诚伪可说,无真理可喻,无学
问可讲,其眼孔所注,心思所萦,曰利害而已。”“饭碗问题则牢不可破,必尽
力支撑,尽力抗拒,……凡有可以保持其饭碗、延长其势力者,无计不施,无孔
不入。”(注3)

  这番话,岂不正一语道破了现在的那些“中医”们的心声吗?

  在余云岫看来,能够解决的是“世俗方面的皮相问题”。所谓的“世俗方面
的皮相问题”,说穿了,就是“国民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可以改良的。因此,
这成了余云岫着重阐述的一个问题。论述当时的“国民性”的特点,是余云岫三
集《医学革命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共占去20%的篇幅。如果对余云岫论述
的二十年代的“国民性”特点进行概括的话,那么,可以概括出十点。现在撷取
其要者,如下:

  第一,崇古:大抵吾国人之心理,重古而轻今,笃旧而疑新。……其最终之
目的,最高之城府,则在引证古言以为护身之符,而不问实物真相,是非合不合
也。……是故积数千年而国势不长,学术不进,儒?于思孟,医锢于岐黄,凿空
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注4)

  第二,尚玄:(中国)二千年右文尚玄之颓风……(注5)

  所言者无非阴阳五行六气八卦之空说,议论愈玄,去实愈远,……(后人)
见尊经可以钓誉,玄言之易以博名也,群趋而效之。(注6)

  第三,迷信:(国人)疾病之生,先鬼神而后医药。……鬼神无灵,乃相与
咨嗟叹息,而归之于劫数。(注7)

  民众及社会之领袖,其信巫不信医,信巫瞽之医而不信科学之医者,十八九
也。(注8)

  第四,自大:(国人)骄慢自大,不屑降心屈己,……今环视我国民众,其
骄慢自大犹昔也。(注9)

  第五,骑墙:现在最时髦最流行的一种论调,就是骑墙式的‘不可不……不
可尽……’的一派论法。譬如说‘古书不可不信,不可尽信’、‘脉象不可尽凭,
不得谓尽无凭’、‘旧医不可不废,然亦不可尽废。’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注10)

  第六,死抱国粹:夫医学者,自然科学也,今则以玄学为国粹矣。(注11)

  第七,礼教心理:今新医之视疾也,必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者兼行,
出其叩器、听器,病人已魂飞体外矣,使之露胸坦腹,而病人已杌捏不安矣,其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同步带 三坐标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